抗戰老兵英雄事跡
抗戰老兵英雄事跡(5篇)
在歷史悠久的祖國,出現了很多英雄人物;你是否在尋找“抗戰老兵英雄事跡”?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資料,僅供參考,歡迎大家閱讀,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抗戰老兵英雄事跡(精選篇1)
歷史會被塵封,但不會被掩蓋,更不會被扭曲。老兵還原了我們真正的罪行。老兵介紹了日寇在江蘇沛縣淪陷區的暴行,其中一位名叫瞪眼賊的日寇憲兵隊長在沛縣殺人放火,犯罪累累。
到底有多少人被瞪眼賊殺了,或許史料中都不能給出一個準確的數字,它所統治的特高科更是一個殺人魔窟,群眾被抓進去幾乎活不下去,日寇對被捕群眾施以各種酷刑,然后拉去當活靶,喂狼狗。然而,在歷史記載中,被瞪眼賊折磨的群眾也有幸存者,她還是個女人。
日寇占領沛縣后,中山街鐘樓附近有一家鞋店,主人叫張會東。然而,在戰爭時期,人們生活困難,很少有人有錢做鞋,所以生意不是很好。此外,當地物價飛漲,生活越來越困難。無奈之下,他的妻子安民去撿糞賣錢補貼家庭。
安民每撿到足夠的糞便就要挑到城北郊區去賣錢,有時候因為天黑來不及回城,也會在那兒過夜。盡管安民只是一個貧窮的女人,但他也知道國仇家恨,所以她偶爾也會向中國軍隊提供一些日軍信息,后來她被發展成交通員。
安民總是到城北去,雖然她的確是為了賣糞賺錢,但還是引起了日本鬼子的懷疑,他們先命令二鬼子去調查,二鬼子調查后也實事求是地告訴日寇,她沒問題。但是日本人并不相信,他們對二鬼子大發雷霆,罵他們沒用,無論有無異常,都先把安民抓到特高科里關。
那兒,日寇每天審訊安民,各種嚴刑拷打,不給她吃飯,用木炭燙她的身體,無奈安民守口如瓶,只承認是撿糞的。
日本人不知道情報就繼續折磨她。今天,我們無法想象安民在那些日子遭受了什么樣的罪行,也不知道什么樣的毅力讓她保持了底線,堅決拒絕承認向中國軍隊發送情報。但歷史記載,在她遭受長期虐待后,她的精神逐漸失常,沒有出賣戰友。
一個多月后,安民瘦骨嶙峋,生命垂危。日本人失敗了。當他們看到安民無法生存時,他們通知他的保長和幾個鄰居一起保證她。安民也成了閻王殿里唯一一個活著的人,但她最終活不下去,回家后不久就死了。
抗戰老兵英雄事跡(精選篇2)
雖然未曾蒙面卻是一生相隨,62年,22000多個日夜。父與子始終守護著這座陵園,守護著中華民族銘記英雄、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。從風華正茂到白發蒼蒼,他用歲月詮釋“老兵精神”,用守護傳承紅色基因。今天請聽徐振明先進事跡系列報道第二篇:守護者:用忠誠守護忠魂。
靖宇陵園是國內有名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,在這里經??梢钥吹接腥饲皝砑腊?。但在1958年徐振明老人剛剛選擇到靖宇陵園工作時,整個山岡沒有一棵樹,沒有一叢花。徐老的兒子徐永軍:“58年楊靖宇安葬的時候,陵園真一棵樹都沒有,是一個小山包,推平了建了楊靖宇烈士陵園,光禿禿的,都是我父親一年栽點一年栽一點?!?/p>
小時候的徐永軍便是在陵園中長大的,每當徐老到陵園干活,身后變會有一個小小的身影相隨。徐永軍:“我在這個山上生的,長大就在這個院里,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在院里干活,我就跟著跑前跑后的,什么我都干。冬天掃雪,那時候人特別少,掃雪量特別大,一到下雪天我爸就起早,我就跟著,小雪板拿不動,那是跟著玩。到后期了十四五歲的時候,就頂一個好勞動力了,陵園有什么活,包括種花種樹都跟著父親跑前跑后的。小時候就說這個陵園就說我們家的,我就這種感覺。陵園哪個樹底下愿意長蘑菇,愿意長什么草我都了如指掌?!?/p>
隨著徐老的努力,光禿禿的山上長出了樹,樹上結出了果,住在陵園周邊的孩子們經常跑過來摘果子吃,徐老便為他們講述楊靖宇將軍的故事。退休工人呂振一:“我們小時候經常來玩,經??吹竭@老爺子,那時候尋思這老爺子干什么呢,后來知道守陵人。徐老爺子他喜歡孩子,叫啊,來我給你們講故事,講這個抗戰故事,楊靖宇將軍的故事。講完之后知道楊靖宇將軍為我們民族抗擊日寇,拋頭顱灑熱血,真的很不容易,偉大的將軍?!?/p>
1980年,徐振明離休。他對陵園放心不下,就勸說即將參加工作的兒子徐永軍到陵園工作。然而,對于陵園充滿感情的徐永軍卻出乎徐老意料的拒絕了徐老的建議。徐永軍:“70年代末,80年代初的時候,人都想找一個有點出息的學點技術,到工廠,工人老大哥了不得,學點技術,找一個掙錢多的單位,想出去闖一闖,當時我的想法我就不想接這個班?!?/p>
經過3次長談,徐老用自己的精神說服并影響著兒子。至今,徐永軍守陵也近40年了。父與子用62年的堅守,傳承革命精神。徐永軍:“因為小的時候對陵園的感情就特別的深,那時候也不知道衛將軍守陵是奉獻,想的也特別少,所以說當時想不通。最近這幾年覺得身上的責任特別大,不該干堅決不能去干,不該說堅決不能說,不能給他丟臉,不能給他臉上抹黑?!?/p>
抗戰老兵英雄事跡(精選篇3)
今年夏天,我和媽媽一起讀了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事,我被故事的情節深深地打動了。
這本書講述了楊靖宇爺爺在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,英勇作戰,直到犧牲的故事。楊靖宇犧牲后,敵人殘忍地解剖了他的遺體,卻發現他的胃里竟然連一粒糧食也沒有,只有樹皮、草根和棉絮。在場的日本鬼子都驚呆了。
讀了楊靖宇的故事,我想到楊靖宇爺爺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沒有糧食吃仍然堅持斗爭,而我們有些小朋友們不珍惜糧食、浪費糧食,他們哪知道這些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?!颁z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,我們應該珍惜糧食。如果有一天吃不到糧食會怎么辦?
從楊靖宇爺爺的故事中,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,,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,向革命先烈學習,學習他們艱苦奮斗的精神,努力學習,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
抗戰老兵英雄事跡(精選篇4)
這段時間,我讀了許多關于抗日民族英雄的故事。面對日本侵略軍的兇殘,中國人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,涌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。而最令我震撼的,就是那有著鋼鐵般意志的抗日英雄楊靖宇。
7.5萬日軍對楊靖宇的第一路軍實行了瘋狂“圍剿”,最后,只剩下楊靖宇獨自一人。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,楊靖宇并沒有向敵人屈服。餓了,就用草根、樹皮和棉絮充饑;渴了,就抓一把雪來解渴。憑著堅強的意志單槍匹馬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斗,直至生命最后一息,使敵人也為之敬畏!
那個時代雖然已經過去了,但楊靖宇將軍的事跡卻深深感染震撼著我!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先烈們拋頭顱,灑熱血,前赴后繼才換來的。
作為祖國的花朵,我們應該勤奮學習,刻苦鉆研,遇到挫折時,我們應該學習楊靖宇將軍那種堅強的意志,頑強拼搏,戰勝困難。我們要掌握科學知識,練就過硬本領,做新時代的接班人,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!
抗戰老兵英雄事跡(精選篇5)
烈士陵園是銘刻革命歷史,傳承革命精神的紀念地。在吉林省通化市,老兵徐振明父子兩代人共同守護楊靖宇烈士陵園,用兩輩人的堅守傳承紅色基因,發揚革命精神,提醒著和平的來之不易。從徐振明老人身上,我看到了許多老革命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,值得現代人去學習以及弘揚,這些正能量永遠不會過時。徐振明老人以能為抗日英雄守陵為榮,這是對革命事業的歸屬感,對革命先烈的敬畏感,心有歸屬,就能盡心盡力;心存敬畏,方能行有所止。正是這種精神,讓徐老能從一而終,發揮余熱,用大半輩子守護著這座靖宇陵園,默默奉獻改變陵園環境。
這樣一位讓人肅然起敬的老革命,為何放棄“招待所所長”“福利院院長”等其他優越選擇,偏偏選擇甘愿做一個守陵人?我認為徐振明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擇,是因為在他心里時時裝有“老革命”,裝有對靖宇精神不變的信仰,裝有濃濃的大愛和戰友深情。除此之外,更難能可貴的當屬其身上的謙遜本色。
事實上,永葆謙遜本色的又豈止抗戰老兵徐振明一人。雖然“抗戰老兵”,是一個無比榮耀的稱呼,他們經歷了民族歷史上最重要的苦難輝煌,但在徐振明他們心靈深處,并沒有以英雄自居,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視自己是一般的人,認為所走的路只不過是當時年輕人應該走的路,不是英雄的路。
謙遜是品質,更是境界。人有了謙遜,就不會稍稍取得一點成績就耍大牌,就傲傲不可一世,仿佛全世界人都欠自己似的。有了謙遜,就不會自滿,永遠保持謹慎,低調做人。有了謙遜,就會心中裝有他人,高看他人,多站在別人的角度替他人著想。我們學習徐振明老人什么,就是要學習他身上可貴的謙遜品質。有了謙遜,我們就能做到徐振明老人說的:革命沒有過時,革命先烈永遠不會過時,年輕人要思想放遠一點,眼光看遠一點,不能看眼前,要向英雄學習,搞好團結,永遠生活在老百姓中。
最后,我想說無論什么時代,無論什么情況,我們都不能忘記那些為國家、為民族奮斗犧牲的英雄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