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生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800字
高中生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800字
疫情同時也像一面鏡子,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了太多太多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的人,我們在網絡上稱他們是英雄,是超人,可是他們也只不過是誰的父親,誰的兒子,誰的女兒。和所有的人一樣只不過是個平凡人。只是國家有困難了,他們的職業需要他們了,他們便義無反顧地站出來。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疫情先進事跡學習心得,方便大家學習。
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
隨著時間的推移,新春佳節正迎面向我們走來,家家都充滿了濃濃的年味,空氣中彌漫著團圓飯的菜香。
可就在全中國人民歡天喜地準備迎接的到來之際,一場無聲的災難,席卷了整個武漢,并在全國各地迅速傳播開來。而這場災難的“罪魁禍首”就是――新型冠狀病毒。
這場從天而降的災難,打破了原本過年的氣氛。曾經,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,大街上人山人海,熱鬧非凡。商鋪門前的音響歌聲嘹亮,馬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,處處都繁燈璀璨,喜氣洋洋。各地的風景名勝都人滿為患,農村里更是日日敲鑼打鼓,人們載歌載舞,有的甚至在院子里舞龍耍獅,鞭炮聲震耳欲聾。
就在今年春節前期,全國人民還都興致勃勃地準備過年所需的物品,每個人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。我們家還制訂了春節旅行計劃,準備到各地游山玩水。但“計劃趕不上變化”,誰也沒有想到在這個原本洋溢著歡聲笑語的節日里會發生這種意外。疾病,奪走了每個人臉上的笑顏。
如今,街上冷冷清清。商店都閉門歇業,偶爾有個行人都帶著口罩,愁眉不展,行色匆匆。城市里的交通都停止了運行,寒風細雨中的馬路顯得那么寂寥。枝頭那幾片枯黃的樹葉在風中飄搖著,向人們訴說疾病帶來的不幸與傷痛。
而醫院里則是人流如潮,“白衣天使”們奮斗在抗疫一線。他們用汗水,用精力,甚至用生命,挽救每一個病患。他們同解放軍一樣,是受人敬仰的人民英雄!
雖然我不是醫生,不能救死扶傷,但我清楚,待在家中不外出就是對抗擊疫情做出的最大貢獻!除此之外,我和家人們還時刻關注著疫情的變化,而不似往年觀看一些文藝匯演,綜藝節目等。雖然我表面平靜,可心中卻擔心不已:“那些病患如今怎么樣了?疫情會不會越來越嚴重?我的身旁是否有隱患存在呢?針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,醫生們有解決方法了嗎?”盡管我有些不安,可看著那一個個在手術臺、病床邊忙碌的身影,便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和信心。
春節那天,我在新聞上看到鐘南山院士正在給病人做治療。只見他的眉毛擰成了疙瘩,我的心不由得提了起來。時間在他的手指間慢慢流逝,鐘院士的額頭上布滿了晶瑩的“珍珠”。忽然,他抬起了頭,臉上露出花朵般燦爛的微笑――手術成功了!汗水似雨點般順著鐘院士的臉滾落下來,陽光灑進了手術室,我的心也被照亮了……
“哪有什么歲月靜好,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。”正是有了那些“白衣天使”的不懈努力,我們當下的生活才得以安穩。我堅信,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,互幫互助,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!
這個特別的春節,雖然少了以往的歡樂與熱鬧,但卻多了一份責任,一份團結,一份努力。中國,加油!
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【篇2】
是嶄新的一年,也終將會是不平凡的一年,就在人們在萬家燈火中迎接的到來時,危險也在慢慢逼近……
“新型冠狀病毒”在武漢的出現打破了歲末年初的安寧與和諧,起初人們并不在意,但是它用恐怖的傳播能力告訴了人們,它真的來了。
那么,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病毒呢?眾多研究結果直指本不應出現在餐桌上的野味。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普通的山珍海味早已滿足不了人們的欲望,蝙蝠、穿山甲等各種野味逐漸端上了人們的餐桌,成為人們口中的“美食”。雖現在無法確認新冠病毒的來源是否來自野味,但是它的出現無疑為人類敲響了警鐘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感染人數越來越多,也在增加,一時間,武漢醫療物資告急、醫護人員告急、醫療床位告急!市民惶惶終日不得安寧,患者的心中充滿著對醫療的渴望,在這場災難面前,武漢雖盡全力救治,但依然是杯水車薪。
在我們這個美麗的國家,每一次災難面前,總會有一群“逆行者”。84歲的鐘南山院士再次掛帥研究疫情;73歲的李蘭娟院士不顧危險前往武漢;74歲的曾光院士甚至累到在采訪中睡著。他們本是安享晚年的老人,卻依然站在了第一線。醫療物資告急,其它省份和地區向武漢伸出援助之手,為他們提供糧食,口罩等必需品。同時,工程人員、建筑人員連夜開工,在十余天內建造起兩座臨時醫院;各大體育館里擺滿了床位,為輕癥患者提供一個隔離區。醫護人員告急,許許多多勇敢的醫生,護士不顧家人阻攔,毅然踏上了這次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回歸的旅程。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,放棄了與父母團聚的機會,口中只有一句話:“救治病人是我們的責任,我們愿意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。”
“一方有難,八方支援”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品質!“武漢加油!中國加油!”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口號。
春節本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,與以往的車水馬龍,喜慶熱鬧不同,今年的年味是不一樣的。大街上,小巷里,空無一人,不再像以前那么紅火熱鬧,每個角落都是出奇的寂靜。整座城市都埋上了一層灰色的濃霧。手機里的頭條新聞,微博熱搜再也不是什么明星娛樂,每一條都是關于疫情的最新狀況。
災難是一面鏡子,照應出人們真正的靈魂,照應出我們的那些英雄背后最耀眼的光輝。致敬那些在災難面前依舊義無反顧的逆行者們,致敬那些勇往直前的戰士們,致敬那些點燃希望的燈盞,帶領我們一步步走出困境的人們,你們的無私奉獻讓這個春節有了不一樣的味道。
武漢加油!中國加油!
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【篇3】
當前,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疫情牽動國人的心。朋友見面、微信聊天、朋友圈分享,幾乎三句不離最新疫情的進展。討論的背后是人們對疫情的關注,也是對自身、家人健康的擔憂。自疫情發生以來,一些人為了個人利益,在網絡上制造傳播散布謠言營造恐怖氛圍,利用消費者焦慮哄抬物價獲取暴利,不僅加劇了人們的焦慮,更影響社會秩序。疫情面前任何人無法置身事外,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贏這場戰役。
每一個人都應當成為謠言的止者。朋友間傳遞信息,相互提醒本無可非議,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,但故意造謠嚴重事態危言聳聽,則超出應有的范圍。這種為博取觀眾眼球而消費大眾焦慮的行為,將對社會秩序帶來嚴重危害。在互聯網時代,謠言的危害會被成倍放大,尤其現在抗擊疫情的緊急時刻,對社會的危害難以估量。因此,制止謠言的捏造,終止謠言的傳播,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。
疫情面前所有人應當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。近日,專家呼吁,沒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漢,武漢人沒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離開武漢。雖然每個人都擁有行動的自由,但疫情當前還應當以大局為重。
疫情的防治考驗著我們,這不僅是一場醫療人員的戰斗,更是一場全民的戰斗。對抗疫情,我們不能心存僥幸,但必須清醒冷靜。唯有眾志成城,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合力。
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【篇4】
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,一年之中所有節日里,春節是最大的。但是的這個春節,武漢的疫情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,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,也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的中國脊梁。
武漢疫情在前,奔赴前線者,不勝枚舉。一份份請愿書上交,一張張返程車票,每個人都眼神堅毅,義無反顧。蘇洵曾說“賢者不悲其身之死,而憂其國之衰。”這大概是對他們最好的的寫照。他們心之所向,是挽救鮮活的生命于危急,是控制罪惡的病毒于源頭,是奉獻自我力量于實處。在他們心中,自然有小家的分量,在這闔家團圓之際,他們也想與家人在一起,與家人團聚,吃一頓團圓飯……他們也曾猶豫過,也曾不舍過。但是,疫情在前,國難當頭,他們怎可只顧自己?因此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守護武漢。更有甚者,他們返程武漢,只為那心中的愛與責任。他們主動請纓,前往一線。有人推遲婚禮守護武漢,有人為此剃光滿頭烏黑光亮的頭發,“沒事,頭發沒了可以再長”。“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。”他們無怨無悔。風波不斷,大是大非面前,總有人站起來成為中國的脊梁,擔起民族的大任。他們,是不朽的豐碑,是共和國的脊梁!
84歲的鐘南山院士,在疫情爆出的第一時間坐春運餐車前往武漢。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萬世開太平,為往圣繼絕學”。他,是時代的英雄,是民族的脊梁。他,放棄小家的團圓,只為守候萬家燈火。他與醫護人員一起,站在抗擊病毒的第一線,將病人從死神手里解救出來。他們又何嘗不害怕,只是災難面前,他們必須無所畏懼;他們深知前方水深火熱,卻義無反顧地邁向第一線……只是因為,在他們心中,國人的安危更重要,中國的安全更重要!
隔離病毒,但不隔離愛。聽過很感人的一句話:“我們的城市生病了,我們會治好她,還是歡迎您以后再來武漢”是啊,武漢在我印象中,是一個很美的城市,每年的櫻花季,更為它增添了很多美麗與夢幻。她一定會好起來的,我相信!
五千年漫長歲月,歷經多少風風雨雨,正是因為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涌現出這些忘我付出的英雄,中華民族才得以生生不息,繁衍至今。我輩青年當以此為榜樣,擔負大任,永懷愛國之心,共筑中華輝煌!
國難當頭,病毒肆虐,唯愿前線醫護人員能保重身體,愿新型冠狀病毒能早日被打敗。我堅信,我們一定會撥開云霧見天日,我們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,勇敢的站起來,挑起時代大任,走好未來的路!愿武漢早日康復,愿武漢櫻花依舊美麗迷人!
疫情感人事跡學習心得【篇5】
近期,全國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,防控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成為了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。讓原本是“紅色”的春節涂上了暗淡的“灰色”。
忙碌了一年的人本應該拿著回家的車票,帶著滿心的歡喜踏上回家的路,但此時病毒來襲,讓很多人失去了跟家人團聚,坐在餐桌上吃年夜飯的機會。
疫情的狂肆,刻不容緩……
祖國有難,赤子怎能袖手旁觀。面對疫情,醫護者爭先遞交請戰書,個個放棄休假,毅然回到前線,奮戰在一線。他們度過了艱苦,特殊但又有一種特殊意義的春節,此舉令我敬佩,感動。“哪有什么白衣天使,不過都是一群孩子,換了一身衣服,學著前輩的樣子,治病救人,跟死神搶人罷了。”對這句話我看了無數次,每一次都會覺得心酸和觸心的感動。
作為高中生的我,雖遠在揭陽,但身邊的人對這次疫情也充滿了緊張感。我們不能像馬云等公眾人物那樣捐物資和捐款。我們能做到的一定要盡全力把它完成,比如盡量不要出門或出門時要帶好口罩,做好防護措施。國家有難,每個人都要出份力。而這份力不需要你捐多少物資,救治了多少人,對于普通百姓,我們只要將自己保護好,這就是對國家最好的貢獻。我度過的17個春節,這次是最令我難忘的,也是最令人悲傷的。從前不懂得吃野生動物的危害性,但大自然給了我們又一次教訓,我們每個人都不應該只有戰勝這次疫情的信心,更要從里面吸取教訓,善待野生動物,保護好環境,與自然和諧相處。
相信在不久以后,中國會戰勝這個疫情,人類會取得成功。加油,武漢!加油,中國!